2019年8月6日 · 该项研究设计制备了一种超薄的柔性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在保障电池性能前提下,提升了器件的稳定性和机械柔韧性,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方位问题和柔性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了解更多2024年8月21日 · 基于HCGPE-PE的高负载高压Li/NCM811全方位电池(50 µm锂/NCM811(~17.3 mg cm-2))展现出优秀的循环稳定性,在1.5 mA cm-2的放电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91%。 此外,基于NCM811正极的满电态软包电池在多次剪切后,仍能保持正常电压且正常工作,证明了HCGPE-PE良好的安全方位性。 该研究成果以"1 µm-Thick Robust Gel Polymer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30日 ·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超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该电解质通过在聚乙烯隔膜上沉积由离子液体(具体为1-乙基-3-甲基咪唑二酰胺,简称EMIM:DCA)、聚氨酯(PU)以及锂盐构成的复合材料而制得。 这一设计旨在减少声子散射效应,从而提升电解质的性能。 该团队所创造的坚固且柔韧的隔膜基质,不仅有效降低了电
了解更多2022年4月13日 · 4月7日,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徐朝和教授团队和材料学院王荣华副教授针对金属锂电池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超薄、轻质、多功能性和耐高温特性的复合隔膜。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30日 ·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超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该电解质通过在聚乙烯隔膜上沉积由离子液体(具体为1
了解更多2024年11月7日,太蓝 新能源 与 长安汽车 联合举办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布会。其电池安全方位表现优秀:耐挤压型变量达60%,过充到19V, 且三元和LFP铁锂电池热箱安全方位分别达到180℃以及200℃ 30min不起火,不爆炸,远高于国标 GB 38031-2020的要求。
了解更多2021年10月1日 ·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尤其是车用动力电池安全方位事故频发,威胁着人身安全方位、商业推广和社会效益.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方位性研究已经成为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 .锂离子电池安全方位事故大多以热失控方式发生,其基本特征是:事故由最高初的"热引发"大多数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30日 ·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超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该电解质通过在聚乙烯隔膜上沉积由离子液体(具体为1-乙基-3-甲基咪唑二酰胺,简称EMIM:DCA)、聚氨酯(PU)以及锂盐构成的复合材料而制得。
了解更多2024年12月2日 · 超薄锂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类型,其采用更薄、更紧凑的外形设计,同时又不牺牲性能。 这类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非常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应用场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