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7日 · 本文介绍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的检测方法和关键指标,包括粒度分布、比表面积、振实密度、磁性物质含量、石墨化度、外观形貌及性能测试方法。
了解更多正极材料通常是含锂的金属氧化物或磷酸盐,如LiCoO2、LiMn2O4、LiFePO4等;负极材料通常是碳材料或锂金属,如石墨、硬碳、软碳等;隔膜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聚合物薄膜,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电解液是一种含有锂盐的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EC)、二甲亚碳酸甲酯(DMC)、二甲亚碳酸乙酯(DEC)等。 pH值是指石墨类负极材料中溶液的酸碱度,用
了解更多2024年5月13日 · 负极材料是一种在锂离子电池中作为负极的重要材料,其主要功能是将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通过电解液输送到负极上并进行储存。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基复合材料、金属氧化物等。
了解更多2023年12月12日 · 通过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和性能测试法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全方位面评估石墨类负极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保障电池的安全方位性和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了解更多2018年9月27日 · 为了促进锂离子电池负极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从2009年开始就陆续颁布了相关标准,涉及原料、产品和检测方法,提出了各项参数的具体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对负极材料的实际生产和应用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了解更多2019年2月26日 ·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部分组成,其中负极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关系到电池的能量密度。 金属锂具有最高低的标准电极电势(? 3.04V,vs.SHE)和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是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
了解更多2015年7月22日 ·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充放电延时、自放电率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因而成为电能的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般而言,我们在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时候,会关注一些技术指标,作为衡量其性能"优劣"的主要因素。 那么,哪些指标是我们需要在使用的时候,应该予以特别关注
了解更多2023年11月18日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种类繁多,根据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类负极材料(包括合金)、无机非金属类负极材料及金属氧化物类负极材料。 (1)金属类负极材料:这类材料多具有超高的嵌锂容量。
了解更多2017年9月4日 · 锂电池主要负极材料有锡基材料、锂基材料、钛酸锂、碳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等。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影响锂电池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被称为锂电池的四个最高核心材料。
了解更多2019年7月5日 ·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部分组成,其中负极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关系到电池的能量密度。 金属锂具有最高低的标准电极电势(−3.04V,vs.SHE)和非常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是锂二次电池负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