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0日 · 2017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超导与能源新材料研究部马衍伟课题组采用多级次石墨烯复合电极与离子液体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首次开发出具有3.5V电压窗口的高能量密度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
了解更多2020年12月1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邸江涛等与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Ching-ping Wong合作,设计并制备出锌掺杂氧化铜纳米线(Zn-CuO)三维阵列结构,为电化学活性物质 M n O 2 提供导电支架,获得高负载的 M n O 2 纳米片材料。
了解更多2022年5月24日 · 最高近的几项研究表明,金属纳米线可用作新型集流体材料来制造柔性储能装置。 在此处,我们通过选择三种最高具代表性的金属(Au、Ag 和 Cu)来回顾金属纳米线在柔性储能器件领域的应用。
了解更多2017年1月25日 · 实现柔性和可伸缩性储能器件主要可以从新结构的设计和柔性材料的探索两个方向着手。 目前,碳基材料,包括CNF、CNT、石墨烯、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正在取代传统的铜箔和铝箔作为集流体,并负载活性物质,用来制备可弯折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了解更多2016年11月30日 · 在锂离子电池中可以实现重要部分的可伸缩结构,比如电极和电解质,在实际应用中,希望可以实现集成储能器件的可弯曲性,折叠性和可伸缩性,下图介绍了一种软包电池,是由小规模储能组分链接而成的高度可伸缩性结构。
了解更多硅胶电线电缆 UL3967 柔性电缆太阳能光伏电缆储能线逆变器连电缆新能源电缆 额定温度:150℃ 额定电压:3300V AC 参考标准:UL758,U1581 导体使用单支或绞合0.5-500sqmm镀锡或裸铜 硅橡胶绝缘,符合RoHS环保标准 通过UL CSA FT2阻燃测试 产品广泛
了解更多2023年3月30日 · 能够直接影响储能终端产品良率、满足"多样化、周期可控"的柔性化电池PACK线设备,成为制胜储能的关键变量。 面对千帆竞发的储能赛道,海目星聚焦用户侧与发电侧两大应用方向,以丰富的智能制造与强大的自动化整合能力, 推出方壳电池储能PACK线,通过"人机协同"式的柔性化、定制化生产方式, 为家用储能、通讯基站、风光电等储能领域电池模组的全方位自
了解更多2020年12月1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邸江涛等与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Ching-ping Wong合作,设计并制备出锌掺杂氧化铜纳米线(Zn-CuO)三维阵列结构,为电化学活性物质 M n O 2 提供导电支架,获得高负载的 M n O 2 纳米片材料。
了解更多11月1日,SNEC第八届(2023)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大会于上海举行,现场人流不断。天合储能在垂直一体化的战略布局下深度实现"刚柔并济"——即 "刚性"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