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6日 · 储热、储冷技术是通过材料将热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将热能释放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区域供能、 太阳能热利用、清洁能源供暖、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等领域,具有规
了解更多2021年7月9日 · 未来随着光伏平价上网、风能、潮汐能等进一步并入电网,电化学储能技术不断改进,储能在发电侧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到2025 年,新型储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配套,将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 3000 万千瓦以上,即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19日 · 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随着我国各行业"双碳"目标及"十四五"规划的提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利用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双碳"目标提出和能源转型的火热发展过程中,以风光发电为主的新型发电方式正逐步替代传统发电。 由于风光电的输出功率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无法避免会
了解更多2024年8月14日 · 氢储能是一种新型储能,在能量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具有突出优势,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氢储能技术是利用电力和氢能的互变性而发展起来的。氢储能既可以储电,又可以储氢及其衍生物(如氨、甲醇)。
了解更多2024年12月11日 ·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十四届全方位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第3240号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国多种储能建设推进低碳中国进程的建议的答复摘要,其中,关于推动新型储能技
了解更多2024年11月25日 · 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速,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需求快速增加。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新型储能发展分析报告2024》显示,我国新型储能规模持续稳步增长,新型储能电站利用水平逐步提升,有效支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
了解更多2024年11月7日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hina Energy Storage Alliance简称CNESA)是中国最高早的专注于储能领域的非营利性行业社团组织,努力于通过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储能技术在电
了解更多2024年11月9日 · 近年来,中国能源转型不断加速,清洁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风电、光伏装机合计达到12.5亿千瓦,提前6年实现了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的,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了解更多2022年1月18日 · 储能配置主要明确应用场景、技术需求分析、应用模式、各应用模式下的技术性目标和经济性目标、技术类型、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或运行边界、优化配置模型及求解,最高后通
了解更多2024年11月12日 · 韩国 在国家层面制定储能发展规划,其战略目标是到2036年将储能产业总产值提升至615亿美元,占全方位球市场份额的35%;日本继续实施户用储能补贴
了解更多2024年4月8日 · 技术方向前沿主题主题新颖度主题强度主题影响力主题增长度前沿主题综合指数压缩空气储能压缩空气储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系统开发及其性能研究0.69110.680.86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开发及其性能研
了解更多2024年2月2日 · 2、储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要配套 储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新能源规模化的接入电网、电力削峰填谷、参与调压调频、发展微电网等方面的需要,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储能是理解未来能源
了解更多2024年9月25日 · 在全方位球能源消费电力化大背景下,新型储能技术将朝向高安全方位、长寿命、低成本和高效率方向加速演进。刀片电池及无模组集成(CTP)等结构创新技术不断革新
了解更多2024年6月21日 · 除此以外,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这些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之中,有多个30万千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10万千瓦等级液流电池储能
了解更多2024年12月2日 · 研究 | 新型储能对新能源发电企业影响几何?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迅猛扩张,为缓和电网输配电稳定性压力以及新能源限电严重问题,政策
了解更多2024年1月31日 · 文 | 储能100人如今的储能行业正处于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内卷加速,大容量电芯、液冷技术、长时储能快速崛起,当前的新型储能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