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6日 · 国际消防准则(IFC2018)中对锂电池及其它非铅酸类电池提出了严格的单堆容量、单系统容量及电池点阵隔离间隔的要求,这对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储能空间利用率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了解更多2023年10月26日 · 通过研究液冷储能电池的热特性、冷却系统工作原理以及散热设备的特点,笔者发明了一种应用于液冷储能电池的冷却系统(专利号:202221420453.6),如图5所示。
了解更多2023年9月21日 · 今年4月的ESIE储能国际峰会电气设备专场中,申菱储能事业部陈华总经理以《液冷温控,申菱全方位栈式解决方案》为主题发表演讲,分享申菱垂直一体化储能温控方案,包括储能集中式冷源温控方案、储能装配式集成冷站、分散式和集中式储能温控方案等。
了解更多2024年9月29日 · 常见的PACK一般分为液冷、风冷及自然冷却三种方式。 电芯对温度比较敏感,最高佳的工作温度一般为15~35℃,温度的变化使得锂电池可用容量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具体参考程度为:-10℃时可用容量为70%,0℃时可用容量为85%,25℃时可用容量为100%。 以上三种主要冷却方式中,自然冷却方式因散热慢,效率低,且对电芯温度难以控制,不满足当前由大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9日 · 南网储能公司首次将电池直接浸泡在舱内的冷却液中,实现对电池的直接、快速、充分冷却和降温,以确保电池在最高佳温度范围内运行。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11日 · 基于对储能系统安全方位、效率、性能的持续追求,雄韬自主研发的CBES-0.5C液冷储能电池舱,采用高效可信赖的液冷系统,实现热管理系统与BMS联动,温控降低20%功耗;拥有20 ft 5MWh超高能量密度,有效节约场站面积。
了解更多4 天之前 · 绿色铅盐单液流电池作为化学储能,由储液罐、泵和电堆组成,在全方位球首次实现了单一电解液双极性结构设计,电堆取掉了卡脖子的质子交换膜(科技部发布的22项卡脖子技术),解决了全方位钒等双液流电池因需要质子交换膜隔离不同电价离子而导致维护周期短和多种离子活性共存导致温度范围窄等野外环境适应性难点,又具有数倍于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寿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22日 · 绿色铅盐单液流电池作为化学储能,由储液罐、泵和电堆组成,在全方位球首次实现了单一电解液双极性结构设计,电堆取掉了卡脖子的质子交换膜(科技部发布的22项卡脖子技术),解决了全方位钒等双液流电池因需要质子交换膜隔离不同电价离子而导致维护周期短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17日 · 通过研究液冷储能电池的热特性、冷却系统工作原理以及散热设备的特点,笔者发明了一种应用于液冷储能电池的冷却系统(专利号:202221420453.6),如图5所示。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