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 · 研究进一步表明,TiO2@Au纳米纤维的库仑阻滞和微电容效应产生了显著的储能增效作用。 这项工作为核壳纳米材料的简便制备建立了一个独特的范例,核壳纳米材料在电介质储能和其他功能纳米复合材料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了解更多随着不可再生资源及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开发环境友好,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并用其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可再生的纤维素材料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以再生纤维素代替传统的石油基聚合物为基体,研究纯再生纤维素膜的介电性能,同时
了解更多2023年6月7日 · 此外,为了提高纤维素薄膜在高湿环境下的介电储能性能,创新性地引入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构建RC-AONS-PVDF复合薄膜。 制备的三元复合薄膜的储能密度在 400 MV/m 时可达 8.32 J/cm 3,比商用双轴拉伸聚丙烯 (2 J/cm 3 ) 提高 416%,并且可以循环 > 200 MV/m
了解更多2024年9月21日 · 研究背景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介电材料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材料,其广泛应用有利于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然而,制备耐击穿、高储能的纤维素基环保电介质材料仍具有一定的挑战。
了解更多2022年11月26日 · 在这项研究中,棉纤维素和 PVDF 被精确心共溶解和再生为基质薄膜,并添加钛酸钡(BT)纳米粒子以确保高储能性能。 PVDF的氟原子与纤维素分子中丰富的羟基之间形成了牢固的氢键,比它们自身的分子内更坚固;这些强氢键促进了极化强度,从而提高了基质的储能密度(从原始 PVDF 薄膜的 6.50 J/cm 3 @3.20 MV/cm 到 8.29 J/cm 3 @3.20 MV/厘米)。 添加
了解更多2021年9月30日 · 利用铁电层与线性层介电性能的差异实现对材料层内局域电场分布的调控,进而实现击穿强度(界面阻碍效应)与界面极化(界面极化效应)的调控,最高终实现对多层异质复合材料储能性能优化。
了解更多2024年3月4日 · 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戊二醛(GA)辅助交联的简单策略来制备纤维素/MXene复合膜。 结果表明,交联反应不仅发生在纤维素分子链之间,同时MXene也参与了交联反应。 与普通再生纤维素/MXene (RC/M) 复合膜相比,交联复合膜(CRC/M)的介电损耗大大降低,击穿强度显著提高,最高终能量密度显著提高。 加入1 wt% MXene时,CRC/M-1复合膜在288.61...
了解更多能源,资源与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高大问题.如何有效地储存能量,减少能量损耗和减轻环境负担是近年来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介电材料以静电形式储存能量,在信息,电子和电力行业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随着信息和微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电子器件轻量化,微型化
了解更多本课题选用的二维单层Ca2Nb3O10纳米片的尺寸在400-700nm之间,利用Langmuir-Blodgett(LB)沉积法将二维单层Ca2Nb3O10纳米片平铺在PVDF和PP膜的表面,制备Ca2Nb3O10-聚合物型异质膜,并对异质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热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储
了解更多本论文主要研究再生纤维素基介电储能复合材料,以绝缘性能优秀的氧化铝为主要填料,通过复合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击穿场强和储能密度,从而得到储能性能优秀的生物质基电介质材料。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