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7日 · 该综述先阐述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存储机制和性能评价标准,然后介绍了电极材料在设计和制备方面的前沿进展以及不同类别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结构,最高后强调了目前面临的诸多关键挑战,并提出了未来提高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发展方向。
了解更多2018年7月11日 ·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树斌课题组利用3D打印技术组装了准固态的非对称微型超级电容器。 其中,正极活性材料五氧化二钒 (V2O5)和负极活性材料石墨烯-氮化钒量子点 (G-VNQDs)分别和氧化石墨烯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具有高粘度(>104 Pa.s)和切力变稀性质的可打印墨水,氯化锂 (LiCl)和聚乙烯醇 (PVA) 配成可打印的凝胶电解质。 正负极墨水先后打印
了解更多2019年7月7日 · 近年来,能源危机问题十分突出,高效节能可持续理念成为发展的主题,人类对新型储能材料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目前,储能材料电池和传统超级电容器因储能密度过低已经不能满足高能脉冲应用体系所需要的最高大峰值功率要求,而新型储能原件———超级电容器
了解更多2013年4月29日 · 在目前的工作中,首次在交叉指状金电极上通过简单且可控的两步电沉积方法,首次构建了以GQDs为负极活性材料,以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为正极活性材料的不对称微超级电容器。
了解更多2020年12月29日 · 以CoP和FeP4纳米立方体分别为正、负极,基于电荷匹配原理成功组装了准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在功率密度为695 W kg–1的情况下,准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达到46.38 Wh kg–1。 此外,将组装的准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与单晶硅板组合成太阳能充电系统,可成功的为用电器供电,验证了该装置的实用化性能。 研究工作不仅为设计高性能的能源材
了解更多超级电容器以其高功率、长周期使用寿命、快速充放电和环保等特点已成为最高有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 然而,传统超级电容器固有的低能量密度严重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使用两种不同的电极材料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具有工作电压窗宽的明显优点,从而显著
了解更多该综述先阐述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存储机制和性能评价标准,然后介绍了电极材料在设计和制备方面的前沿进展以及不同类别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结构,最高后强调了目前面临的诸多关键挑战,并提出了未来提高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发展方向。
了解更多2021年1月14日 · 开发高比容量和宽电压的负极材料是提升准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工作借助水热反应及其产物与氨气的相互作用,在碳纤维布表面构筑了氮掺杂无定形氧化钒纳米片阵列。
了解更多其中,非对称型准电容器(asymmetricpseudocapacitor)是其中一种新颖的电化 学电容器,其工作原理在于利用材料表面的电活性(electroactive)与电解液,而进行快 速可逆的法拉第反应,以储存电荷。
了解更多2023年10月4日 · 宽工作电压窗口是使用两种不同电极材料构建的不对称超级电容器 (ASC) 的一个特殊优点,可显着提高能量密度。 对 ASC 领域最高新发展的批判性分析涵盖了对 ASC 电极材料的详细检查,以及过去几十年在 ASC 设备制造方面取得的进步的步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