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1日 · 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锂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及风光储能、通信储能、家用储能等储能领域加快兴起并迎来增长窗口期,2…
了解更多2024年8月6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研究员崔光磊团队开发出一种均质化正极材料——锂钛锗磷硫硒。 这种全方位新的的电极材料兼具电导率高、放电比容量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可显著提升电池性能,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网、深海、深空等装备提供安全方位、耐久、可信赖的动力源。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
了解更多2024年3月20日 · 正极材料即锂离子正极材料,它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方位性、循环寿命等各项核心性能指标,在锂离子电池中成本占比最高高。
了解更多2024年8月1日 · 研究发现,以100%活性材料构筑的全方位固态锂电池在5000圈循环后保持初始容量的80%,其390 Wh/kg的高能量密度是目前所报道长循环全方位固态锂电池的1.3倍。 该均质化正极策略将有助力于全方位固态锂电池的快速商业化,对开发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的储能设备具有重要
了解更多2022年6月9日 · 富锂锰基氧化物(LMR)是一种兼具阴离子氧化还原和阳离子氧化还原的低成本储能材料,将其作为正极可以极大地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其固有的电压衰减问题会持续地导致电池的能量损失,阻碍了这一材料的大规模商业化。 为了理解和解决电压衰减问题,学术界已经建立了一些盛行的理论,包括过渡金属迁移,过渡金属价态降低,以及不可逆相变等,但
了解更多2024年3月22日 ·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2023年全方位球电池装机量达到1202.6GWh,同比增长38.6%。 电池装机量增长带动了正极材料发展,2023年我国248 万吨。 但目前商用正极如钴酸锂(LCO),
了解更多2024年8月6日 · 这种全方位新的的电极材料兼具电导率高、放电比容量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可显著提升电池性能,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网、深海、深空等装备提供安全方位、耐久、可信赖的动力源。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 崔光磊介绍,新材料的离子电导率、电子电导率比传统电池材料(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高出1000倍以上。 这意味着即便不依赖导电助
了解更多2024年3月12日 · 单晶技术通过使用特殊前驱体及烧结工艺,实现三元正极材料形成晶体的特殊结构,在保持现有的容量和充放电平台的基础上,设法提高正极材料的单晶粒度,从而提高其振实密度,提高锂电池的体积容量,并大幅度地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方位性,使锂电池的品质得到大
了解更多2018年11月6日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团队通过第一名性原理计算,发现在Li2FeSiO4这一类正极材料中,能够发生相继式的氧离子和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在脱第一名个锂离子过程中,Fe2+氧化到Fe3+;在脱第二个锂过程中,Fe3+不再变价,此时将触发氧离子参与得失电子。 更有意思的是,...
了解更多2024年8月21日 · 正极材料作为固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充性能等关键指标。 通过开发新型高电压、高比容量的正极材料,提高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