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工程师们在电解液化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锂电池能够在低至 -60 摄氏度的温度下运行,性能优秀——相比之下,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在 -20 摄氏度时就会停止工作。
了解更多2024年4月8日 · 2025年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国际光伏及电池储能展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25年,全方位球太阳能及电池储能发电量将达到230吉瓦,比2019年增长近230%,因此,很多人对太阳能及电池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了解更多2023年10月8日 · 据外媒报道,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结构超级电容器——一种可以同时提供结构支撑和储能能力的装置。 这种设备可以在不额外增加重量的情况下为电子产品和车辆提供更多电量,从而提高单次充电续航时间。 结构超级电容器不算是全方位新的概念,但如何创建既能有效承受机械载荷又可以大量存储电能的单一设备一
了解更多2019年7月2日 · 有鉴于此,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孟颖教授团队与南八路(South 8)科技公司合作,通过应用一种新型的液化气电解液,有效提高了锂金属电池的循环性能 1。
了解更多2024年1月8日 · 阻碍可充电锌电化学电池性能的主要瓶颈是其有限的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Tse Nga Ng 研究了双离子锌铜电解质抑制枝晶形成并延长器件循环寿命的机制,同时提高锌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锌离子电容器(ZIC)的能量密度。
了解更多2021年3月11日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的纳米工程师开发了一种「可穿戴微电网」,该电网可从人体中收集能量并存储下来为小型电子设备供电。
了解更多2023年10月8日 · 据外媒报道,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结构超级电容器——一种可以同时提供结构支撑和储能能力的装置。 这种设备可以在不额外增加重量的情况下为电子产品和车辆提供更多电量,从而提高单次充电续航时间。 以上内容转载自盖世汽车,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仅请联系admin#d1ev (#替换成@)删
了解更多2021年3月18日 ·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纳米工程师开发了一种 "可穿戴微电网",可以从人体中收集和储存能量,为小型电子产品供电。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以汗水为动力的生物燃料电池、被称为三电发电机的运动动力装置和储能超级电容器。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