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 · 2023年以来,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兆瓦级飞轮储能项目、大型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相继开工建设,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等新技术也加速落地实施。
了解更多2024-12-24 · 中国储能网讯:12月18日,以"新质先锋 碳绿中国"为主题的新京报"2024零碳研究院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会上,新京报贝壳财经《2024绿色发展报告》(简称"《报告》")迎来发布。自2022年以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贝壳财经已连续第三年发布相关研究成果。
了解更多2023年8月20日 · 建立以储能为核心的多种绿色能源互补体系是第三次世界能源转型的发展方向,储能、绿色能源、能源智能网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将是能源转型成功的关键,先进的技术核能技术、CCUS技术的创新将带来长期收益,而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将引发新的能源革命。
了解更多2021年7月15日 · 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方位、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更多2024年11月10日 · 节目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现状,解读发展新型储能对促进"双碳"目标战略落地和保障能源安全方位的重要支撑作用,以南方电网建设运营宝塘储能站为典型案例,从满足电力调控需求、高效灵活运行、促进锂电池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报道新型储能助力
了解更多2024年12月13日 · 该基地首批工程将领先在海南州贵南县开工建设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储能总体规模达120万千瓦,将有效提升海南州乃至青海地区新能源消纳能力。
了解更多2022年1月29日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方位新的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
了解更多2023年11月20日 · 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能源转型逐"绿"前行,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持续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了解更多2024年3月21日 · 国家能源局将新型储能定义为"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 目前,新型储能所包括的技术类型众多,按照能量存储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两大类。
了解更多2024-12-24 · 新型储能与氢能作为衔接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纽带,首次被写入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11月8日,十四届全方位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