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 · 基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多孔有机聚合物及其衍生碳材料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本文开展了如下工作:(1)我们首先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设计合成了四溴苯基并五苯化合物,
了解更多2022年11月29日 · 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多孔碳的高比表面积特点使其能结合更多锂离子,为锂离子电池提供高容量;多维复杂的孔洞结构为锂离子提供了有效的扩散通道和较短的锂离子
了解更多2022年3月30日 · 结晶型POPs,特别是COF和CTF,通常被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然而,随着循环容量增加的异常现象屡见不鲜,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界。通过揭示POPs及其复合材料中化学键、形貌和晶体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明锂离子电池中晶体POP基电极的锂化/脱
了解更多2024年6月19日 · 该领域下的技术专家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1、贺老师:氮化物陶瓷、光功能晶体材料及燃烧合成制备科学及工程应用 2、杨老师:工程电磁场与磁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3、许老师:1.气动光学成像用于精确确制导 2.人工智能方法用于数据处理、预测 3.故障诊断和健康
了解更多概览1. 基于硬模板法制备的大孔Sn颗粒嵌入大孔中空碳球负极材料2. 基于硬模板法制备的双层SnO2@Carbon大孔中空纳米球负极材料3. 基于改性硬模板法制备的介孔Li4Ti5O12中空纳米球负极材料4. 基于自模板法制备的MoO2/Carbon三层中空纳米球负极材料5. 基于MOF自模板法制备的CoS2纳米泡多级中空纳米棱柱负极材料6. 基于软模板法制备的石榴状Si-Carbon负极材料本文主要从多孔结构的角度出发,结合不同碳包覆、复合工艺制备了不同的高性能的硅碳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相关电化学性能,具体工作如下: (1)通过采用自制备的Mg2Si作为前驱体,并
了解更多2021年1月7日 ·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设备等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兼具高容量、长寿命、高稳定性、高功率密度特性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 。电极是决定电池上述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锂离子电池中电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极材料改性、新型电极材料研发和电极结构设计等 。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12日 · 1.穿刺强度: 指的是隔膜在受到尖锐物体穿刺时所能承受的最高大力。 这个参数对于防止电池内部短路非常重要,因为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遭受穿刺或磨损。由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是由很多个颗粒混合均匀后辊压制备的,所以生产过程中会有些毛刺,被夹在正负极片间的隔膜材料,在整形过程中
了解更多2012年10月10日 · 摘要: 概述了多孔硅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材料结构和复合方式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导致其循环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指出控制电池循环过程中硅基材料体积变化、抑制SEI膜的增加是改善硅基负极材料循环性能的重要途径.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29日 · 硅碳负极材料是下一代理想的正极材料,在过去的十年中,硅碳负极已出现了几种技术路线。一是采用机械磨的方法制备纳米硅粉,该方法需要使用磨料,产品中的杂质含量高,同时硅体积膨胀问题无法解决,因此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低、循环性差;第二种方法,将硅沉积到多孔碳中(已于2012年
了解更多文章编号:1001-9731(2022)01-01055-09低成本二氧化硅源镁热还原制备锂离子电池多孔硅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郭致昂,唐 博,范保艳,张 均,望 军,邢 安,刘晓燕(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纳微复合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摘 要: 硅材料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
了解更多摘要: 以废弃酒糟为前驱体,采用"高温碳化+SiO_(2)致孔法"制备出了多孔石墨化碳材料,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氮气吸脱附(BET)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方法对所制备的碳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了解更多2012年10月10日 · 摘要: 概述了多孔硅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材料结构和复合方式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导致其循环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指出控制电池循环
了解更多2024年12月17日 · 一、研究背景 硅基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硅自身严重的体积膨胀会导致电极结构的破裂,从而其实际应用受限。利用微米级硅颗粒作为原始材料自上而下合成多孔硅是一种有效改善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了解更多2021年10月4日 · 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由活性物质、黏结剂、导电剂等多种固相材料及灌注其孔隙间的液态电解质组成。通过优化电极的微观多孔结构可提高电池内部锂离子与电子两类主要载流子的有效传输速率,从而有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基于多孔电极模型的正向设计方法正逐渐取代传统的试错方法被
了解更多2024年9月14日 · 本文主要介绍了MOF衍生制备多孔碳基材料的工艺参数及其对产物组分的影响,综述了MOF衍生制备的多孔碳基材料在锂离子电容器负极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了解更多2023年3月14日 · 点击左上角"锂电联盟会长",即可关注!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设备等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兼具高容量、长寿命、高稳定性、高功率密度特性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 。电极是决定电池上述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锂离子电池中电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极材料改性
了解更多2019年9月4日 ·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锂离子电池成功地主导了便携式电子市场并且在电动汽车方面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作为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石墨的实际比容量几乎已达到其理论值372 mA·h/g,但也只能提供特定的能量密度(150 Wh/kg),不足以满足高比能量密度电动汽车的需求 .此外,我国的节能与
了解更多2017年5月25日 · 金属-有机框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 用作锂电负极材料;2)用作锂电正极材料。 同时总结了金属-有机框架做锂电电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可能途径。 最高后,展望了金属-有机框架在储能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了解更多2024年11月5日 · 本发明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孔碳材料、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移动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影响锂离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