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日 ·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 基金资助成果 基金委网站 EN 手机 首页 中心概况 战略政策 工作动态 科学新闻 出版物 采编投稿 科普讲堂 首页 > 科学新闻 > 基金成果快讯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23日 · 而近期,梅赛德斯-奔驰和丰田相继公布了自家固态电池技术的新进展,这种 ... 就以能量密度举例,当前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致在150~250kW /
了解更多2016年12月30日 · 电池中国网 > 产业链 > 电池制造 > 锂电池 西工大在锂硫电池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6-12-30 10:02:00 关键词: 锂硫电池 锂硫电池理论 锂硫电池多硫化物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谢科
了解更多2024年3月13日 · 中国科大在锂电池高安全方位性电解液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任晓迪教授团队联合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青松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利用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可以显著
了解更多2014年6月27日 · 储能型锂电池关键材料Li4Ti5O1研究取得新进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4-06-27 中国储能网讯: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锂离子电池中还存在一些基础科学问题不
了解更多2024年8月3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方位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发表。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张佳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突破进一步提高了全方位固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能量密度,为全方位固态锂电池的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材料具有诸多优势. 据悉,相比当前消费电子产品中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28日 · 高比容量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RMO)有望进一步提高全方位固态锂电池(ASSLBs)的能量密度。但在全方位固态电池中,传统的多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PC-LRMO) 颗粒尺寸较大(约10-20 μm),由于其具有较差的电子和离子导电率,且受到固-固界面接触的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8日 · 近期,团队针对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性差、锂枝晶生长严重以及体相离子传输缓慢等问题,分别提出了电荷分离 COF 中间层增强阴离子选择性催化界面的新策略和无氟类胶
了解更多2024年3月20日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在锂电池高安全方位性电解液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团队发现的新成果能够有效抑制锂金属电池热失控过程。未来新能源汽车等使用锂电池的工具将更加安全方位。锂金属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有力竞争者,但面临着电解液稳定性和安全方位性的
了解更多2023年10月17日 · 比亚迪动力电池出口有了新进展。 据报道,近日,比亚迪旗下的台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下称"台州弗迪")生产的一批货值80.8万元人民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组,顺利出口日本。
了解更多2024年4月15日 · 本文是关于一种新型的碳质材料表面改性策略,旨在提高全方位固态锂电池(ASSLMBs)中锂金属阳极的保护性能。文章详细介绍了通过在碳材料表面原位形成基于铌(Nb)的锂富集无序岩盐(DRS)壳层,来实现对锂金属阳极的有效保护。
了解更多2024年11月8日 · 广州能源所在锂电池相变材料液冷复合热管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文章来源:人工环境节能技术科研团队 | 发布时间:2024-11-08 |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董凯军研究团队在锂电池相变材料液冷复合热管理技术研究
了解更多2024年8月2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方位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发表。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张佳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突破进一步提高了全方位固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能量密度,为全方位固态锂电池的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材料具有诸多优势. 据悉,相比当前消费电子产品中
了解更多2024年8月2日 · 开发高安全方位性、高比能、长循环的的全方位固态电池是突破目前商业化锂电池瓶颈的最高佳方案之一。 研究表明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锂作为正极可将能量密度提升至液态锂电的两倍(超过 600 Wh/kg );未来采用硫正极匹配金属锂负极,可实现能量密度进一步
了解更多2024年8月7日 · 转自:衢州日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方位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其成果在国际学术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8日 · 近期,团队针对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性差、锂枝晶生长严重以及体相离子传输缓慢等问题,分别提出了电荷分离 COF 中间层增强阴离子选择性催化界面的新策略和无氟类胶束电解液设计的新思路。 通过 COF 界面诱导分解以及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调控等手段,构建了坚韧的富无机组分固态电解质界面膜,实现了 500 Wh/kg 超高比能锂金属软包电池稳定循环,为锂金
了解更多2024年8月29日 · 5.天奇股份的磷酸铁锂电池环保项目全方位线贯通,成功下线了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磷酸铁,标志着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全方位流程解决方案的实现。 这些进展表明,铁锂浆料回收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多种高效回收方法和技术正在…
了解更多2024年8月2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方位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发表。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张佳峰在
了解更多摘要: 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退役三元锂离子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数量庞大的废旧三元锂电池材料蕴含丰富的锂、镍、钴等有价元素,潜在资源量巨大,回收经济价值高,系统地开展废旧三元锂电池材料的回收及再生技术,将有助于防治废旧电池污染、缓解镍
了解更多2024年12月7日 · 摘要: 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退役三元锂离子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数量庞大的废旧三元锂电池材料蕴含丰富的锂、镍、钴等有价元素,潜在资源量巨大,回收经济价值高,系统地开展废旧三元锂电池材料的回收及再生技术,将有助于防治废旧电池污染、缓解镍钴锂
了解更多2024年5月17日 · 5月17日,一条重大科技新闻引发市场关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Marnix Wagemaker教授团队联手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上发布了一项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了解更多2023年7月7日 · 锂电池电芯集成方式的革新是锂电池的重要结构创新,例如CTP (Cell To Pack)即跳过标准化模组环节,直接将电芯集成在电池包上,提高能量密度。 (2)固态电池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面临着安全方位性差的问题,固态电池可
了解更多2024年6月7日 · 光华科技:引领退役动力电池绿色革新,在国内领先实现磷酸铁锂电池全方位组分、高质化、高值化循环利用。 新进展! 光华科技亮相2024国际动力电池回收峰会,分享磷酸铁锂电池全方位组分再生利用技术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