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日 · 有鉴于此,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洪强教授(通讯作者)和伍伦贡大学杜轶在该工作中,作者采用液相脉冲激光辐照技术以典型的镓铟锡液态金属合金为例,并将此技术从传统的固/液体系拓展至液/液体系,开发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产物性能稳定、高效
了解更多2021年4月21日 · 根据激光处理模式以及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不同,可分为液相激光烧蚀(LAL)、液相激光破碎(LFL)和液相激光熔融 (LML) 等。 特别是液相激光烧蚀和液相激光破碎是较常用的纳米材料激光液相合成方法,因此在本节中,我们综述了近年来通过LAL和LFL液相合成非碳纳米
了解更多2023年4月25日 · 本发明第一名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激光制备用于燃料电池的纳米颗粒和单原子协同催化剂的方法,具体为:将激光聚焦在含金属盐的液相中的靶材表面,利用激光在靶材表面产生的瞬态超高温高压微环境对靶材进行烧蚀,形成等离子羽,等离子体羽在液相
了解更多2020年7月28日 · 研究内容 :作者采用液相脉冲激光辐照技术以典型的镓铟锡液态金属合金为例,并将此技术从传统的固/液体系拓展至液/液体系,开发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产物性能稳定、高效且无配体的超纳液态金属(10nm以下)的制备方法。
了解更多2020年8月10日 ·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洪强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超纳颗粒的最高新研究进展:基于超快凝固的超纳液态金属合成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生电子调控
了解更多2006年12月15日 · 采用液相脉冲激光烧蚀法成功地制备了高熔点的金属Pt、Ru与Ag纳米粒子. 采用SEM、TEM、E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了纳米粒子的特征. 纳米粒子的粒径基本在数个到数十个纳米的大小范围内.
了解更多2022年4月19日 · 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有趣的液相激光制造策略以原位生成纳米 Li 6.4 La 3 Zr 1.4 Ta 0.6 O 12 (Nano-LLZTO) 在 PEG 存在下的平均尺寸为 8.3 nm。 得益于 PEO 和 PEG 之间的界面可比性,Nano-LLZTO 在聚环氧乙烷 (PEO) 基质中的均匀分散得以实现。
了解更多2021年4月17日 · 根据激光处理模式以及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不同,可分为液相激光烧蚀(LAL)、 液相激光破碎(LFL) 和液相激光熔融 (LML) 等。 特别是液相激光烧蚀和液相激光破碎是较常用的纳米材料激光液相合成方法,因此在本节中,我们综述了近年来通过LAL和LFL液相合成
了解更多2023年11月14日 · 本文采用通用的激光烧蚀策略合成了多种 单原子合金电极 ( PtMo、RhMo、IrMo 和 RuMo ),这主要得益于激光 的局域性 热效应、快速升降温速率以及产生的 还原性气体 H 2。
了解更多2024年9月6日 ·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跟华中科技大学蒋凯老师合作,构建了液态金属电池三维的传热耦合模型,提出了电-热耦合服役特性调控策略,实现了多层级电池高效管理系统,构建了国内首台5KW每30KWH的锂基液态金属电池系统,这也是通过了第三方的检测。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