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 · 本工作基于储能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磷酸铁锂电池的迫切需求,采用正极磷酸铁锂搭配高容量石墨掺硅负极体系,以富锂镍酸锂作为正极补锂添加剂,探究了补锂技术对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了解更多2022年12月5日 · 磷酸铁锂电池(LFP)是一种新型的三元正极材料,由磷酸铁锂材料(LFP)、石墨、电解液组成。 磷酸铁锂电池在安全方位性、循环寿命、低温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的首选。
了解更多2024年7月3日 · 近日,厦门大学杨勇教授团队采用原位动态电化学阻抗谱(DEIS)结合厚度测量的联用分析方法,全方位面研究了石墨/磷酸铁锂软包电池中在苛刻工况下(低温/常温快充)石墨表面析锂的演化过程,拓展了阻抗法和厚度测量在检测…
了解更多2021年3月12日 · 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卢云峰团队 使用新型的LFP/石墨复合材料来解决这一局限,纳米LFP可减小粒子内的离子扩散路径,将LFP纳米粒子嵌入连续的石墨片中使其界面电阻最高小化,并且LFP形成的多孔结构允许电解质的有效传输;同时,复合材料中的石墨基体
了解更多2024年9月12日 · 通过碳涂层和纳米化技术,磷酸铁锂( LiFePO4,LFP )显著改善了其电子导电性和锂离子扩散速度,使其在全方位球电池市场中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电动车和储能系统中。
了解更多2023年10月24日 · 对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王雪锋特聘研究员和王兆翔研究员等人利用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和电位弛豫技术(PRT)等测试分析手段,揭示了Li⁺快速嵌入过程中石墨体相和界面结构的演变规律,并将其与反应动力学和电化学性能相联系。 快速嵌入的Li⁺局域地分布在石墨表面,嵌锂石墨的体相结构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表现
了解更多2023年12月11日 · 本工作研究了不同温度下(-20~25 ℃)磷酸铁锂-石墨体系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性能,结合电化学阻抗谱,分别独立研究电池正极和负极在低温放电时的极化行为和阻抗特征。
了解更多2024-12-24 ·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Zeiss EV018,德国产)对三款石墨负极材料形貌进行表征分析。 1.3 电池组装 1.3.1 参比电极的处理 选择直径为40um的漆包铜丝,并经过如下处理步骤(图1)。 1.3.2 软包三电极电池的制作 正极选择磷酸铁锂LFP材料,负极匹配不同类型的石墨
了解更多2022年4月29日 · Kim等 21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硅-石墨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增强的锂离子动力学,而且极具产业化潜力.他们通过镍催化氢化和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了由边缘平面活化石墨和无定形硅纳米层组成的复合材料(图 4a).镍纳米颗粒穿过石墨的表面进入体相,并在催化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