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8日 · 前几天,智己汽车发布了两款量产定型车,新车搭载的电池用了 智己汽车 和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掺硅补锂"技术,单体能量密度达300Wh/kg,车辆最高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 这是掺硅补锂技术在全方位球范围内的第一个量产
了解更多2024年1月30日 · 自2021年开始,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如特斯拉、蔚来和宁德时代等纷纷开始布局硅基负极电池领域。 如今,硅基负极材料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在2021年3月29日,小米11 Pro成为首款搭载5000mAh硅氧负
了解更多2017年3月14日 · 硅是目前已知比容量(4200mAh/g)最高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由于其巨大的体积效应(>300%),硅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粉化而从集流体上剥落,使得活性物质
了解更多2018年6月29日 · 为了改善Si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纳米化和合金化被证 明是改善Si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两种重要途径。 一方面,通过制备纳米结构的Si,可以有效缓解体积膨胀所导致的颗粒粉化、有效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距离,从而改善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能。 另一方面,通过与其它金属形成Si基合金,可以缓解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的
了解更多2021年3月11日 · 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了150kWh"固态电池",据称该产品采用了"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技术",另外结合超高镍正极,使得电池能量密度或可达到360Wh/kg。 而且,这款电池. 而智己发布之后,1月18日广汽集团透露,搭载硅负极电池技术的车型已按计划进入实车测试阶段,产品计划今年上市。 一时间,关于电池热闹非凡。 其实,"掺硅补锂"这个概念是把掺硅和补锂这
了解更多2022年5月18日 · 硅负极 锂离子电池 (LIBs)具有理论比容量高(Li22Si5,4200mAh/g)、工作电压低(< 0.4 V vs. Li/Li+)、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延长硅负极LIBs的寿命和保持其高容量方面
了解更多2020年7月3日 · 金属硅化物是一种有前途的阳极材料,可以通过将硅分散在金属惰性/活性基体中,同时通过保持体积变化来改善循环稳定性,同时保持比石墨更大的容量。
了解更多2024年1月30日 · 自2021年开始,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如特斯拉、蔚来和宁德时代等纷纷开始布局硅基负极电池领域。 如今,硅基负极材料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在2021年3月29日,小米11 Pro成为首款搭载5000mAh硅氧负极电池的智能手机;2022年4月28日,华为在Mate Xs 2折叠屏手机上采用了4880mAh的高硅负极电池,这一技术虽然并非行业惯用名词,但根据
了解更多2018年6月29日 · 为了改善Si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纳米化和合金化被证 明是改善Si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两种重要途径。 一方面,通过制备纳米结构的Si,可以有效缓解体积膨胀所导致的颗
了解更多2022年5月18日 · 硅负极 锂离子电池 (LIBs)具有理论比容量高(Li22Si5,4200mAh/g)、工作电压低(< 0.4 V vs. Li/Li+)、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延长硅负极LIBs的寿命和保持其高容量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然而,大多数测试数据来自活性物质负载较低、电解液和锂金属过剩的半 电池。 随着硅负极LIBs的实际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在实
了解更多2015年9月24日 · 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定制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进展。 本文的组织方式涵盖了基础知识,纳米级设计提供的希望以及允许将基于硅的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负极所要解决的挑战。 Silicon (Si), associated with its natural abundance, low discharge voltage vs. Li/Li +, and extremely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4200 mAh g −1,), has been extensively explored as
了解更多2019年2月2日 · 本工作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中Li-Si合金化,表面氧化硅反应和钝化膜形成机制,并分析了影响Li-Si合金化的因素以及表面氧化硅反应和钝化膜形成对硅基负极电化学性能
了解更多2019年2月2日 · 本工作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中Li-Si合金化,表面氧化硅反应和钝化膜形成机制,并分析了影响Li-Si合金化的因素以及表面氧化硅反应和钝化膜形成对硅基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Si负极为合金化储锂机制,Si与Li的合金化反应可以描述为: 根据是否有相变发生,该反应可以分为固溶反应 (solid-solution (insertion) reaction)和加成反应 (addition reaction)两种类型 [13
了解更多2021年3月11日 · 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了150kWh"固态电池",据称该产品采用了"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技术",另外结合超高镍正极,使得电池能量密度或可达到360Wh/kg。 而且,这款电池.
了解更多2015年9月24日 · 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定制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进展。 本文的组织方式涵盖了基础知识,纳米级设计提供的希望以及允许将基于硅的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负极所
了解更多2017年3月14日 · 硅是目前已知比容量(4200mAh/g)最高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由于其巨大的体积效应(>300%),硅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粉化而从集流体上剥落,使得活性物质与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失去电接触,同时不断形成新的固相电解质层SEI,最高终导致电化学性能的恶化。 近年来,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
了解更多2021年1月18日 · 前几天,智己汽车发布了两款量产定型车,新车搭载的电池用了 智己汽车 和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掺硅补锂"技术,单体能量密度达300Wh/kg,车辆最高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 这是掺硅补锂技术在全方位球范围内的第一个量产应用。 不了解技术背景的朋友可能会疑惑,人家智己跟宁德时代研发了掺硅补锂技术,你在这提"预锂化"干嘛。 其实,智己发布会提到的"掺硅补锂"
了解更多2019年6月14日 · 目前主流的方案是将 硅氧 和硅碳复配石墨后再使用,常规的克容量型号有400、407、420、450、550、650mAh/g。 2018年中国锂电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为2600吨,相比石墨负极,硅基负极体量仍然很小。 3)退坡后的动力市场对成本管控趋严。 一、什么是硅基负极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作用; 在电池成本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