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0日 · 该研究为实现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锂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查看文献: An Advanced 3D Crosslinked Conductive Binder for Silicon Anodes: Leveraging Glycerol Chemistry for Superior Lithium-Ion Battery Performance
了解更多2024年12月14日 · 为了解决硅负极在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与电导率差的问题,四川大学的喻媛媛博士和姜猛进教授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具有突破性的研究,题为"An Advanced 3D Crosslinked Conductive Binder for Silicon Anodes)。
了解更多2023年12月19日 · 作者简介:姜媛媛(1995—),女,博士,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锂离子电池前瞻技术,E-mail:862454486@qq ; 基金资助:
了解更多2024年12月6日 · 本文介绍了四川大学喻媛媛和姜猛进教授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型氮/硫共掺杂碳框架作为硅负极的多功能涂层,旨在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储存性能。 该研究通过原位聚合和非溶剂相分离技术,在硅颗粒表面均匀包覆多孔全方位共轭聚噁二
了解更多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补锂技术及机制 姜媛媛, 屠芳芳, 张芳平, 王盈来, 蔡佳文, 杨东辉, 李艳红, 相佳媛, 夏新辉, 傅继澎 Study on technology and mechanism of prelithia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y
了解更多2024年3月26日 ·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状态估计模型,该模型具有高实时精确度和较低的误差率。 该模型可以精确地预测电池的充电状态,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
了解更多2016年3月30日 · 455磷酸锰铁锂材料在锂电池中的研究进展饶媛媛, 王康平, 曾 晖(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安徽 合肥 230011)摘要:LiFePO 4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被应用到动力电池之中,来源广泛及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但是倍率性能较差及比能量不足成为
了解更多2024年7月23日 · 结果表明:与基准组相比,添加质量分数3%的LNO补锂剂可以显著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补锂组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分别提高4.9%和50%。 此外,结合三电极测试方法,阐明了补锂技术对循环性能提升的作用机制。
了解更多2024年12月14日 · 然而,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显著的体积变化,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四川大学的喻媛媛博士和姜猛进教授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导电粘结剂——聚噁二唑(POD-c-GL),通过其双导电性和三维交联结构,显著提升了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