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 · 通过对容量为 1.8 A·h 的索尼 18650 锂电池的循环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 25 ℃和 45 ℃工作温度下锂电池进行 800 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容量分别下降 31% 和 36%;当工作温度为 50 ℃时,500 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容量下降 60%。
了解更多对现有的电池散热技术进行了介绍和阐述:首先总结了电池热量的产生、传热和热量分布,其次讨论了电池散热系统中风冷、液冷、热管和相变材料等四种方式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最高后结合电池散热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出未来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可实行
了解更多2023年7月21日 · 通过散热效率、散热速度、温差分布、寿命和成本对不同散热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液冷、热管冷却及相变冷却在散热速度上均优于风冷技术,热管冷却具有更优的降温效果,但风冷成本较低。
了解更多2024年10月17日 · 胡兴军等针对18650锂离子电池设计8种间接接触散热扁管,研究了冷却液进出口方向、散热扁管曲直、扁管间隔、串并联结构等对冷却效果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双向流结构、增加冷却管道与电池接触面积均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均温性。
了解更多2021年2月5日 · 本文从锂电池的温度特性、锂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中的热释放特点,目前已有的锂电池热管理技术三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锂电池系统的综合热管理技术研究提供指导。
了解更多2023年9月23日 · 锂离子电池组相变散热管理利用相变材料吸收和释放热量以控制电池温度,优势包括节能环保、安全方位可信赖、高效、可重复使用,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等领域,未来将朝着高效、环保、安全方位、低成本等方向发展。
了解更多2019年4月1日 · 摘要 电池热管理是发展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也是工程热物理领域研究前沿和热点. 本文介 绍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特性, 阐述热管理对
了解更多2021年1月30日 · 锂电池因其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大、环境友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安全方位性等特性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热管理研究。
了解更多2021年1月26日 · 电池热管理是发展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工程热物理领域研究前沿和热点。 本文介绍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特性,阐述热管理对动力电池的重要性。
了解更多2021年7月10日 · 本文作者介绍常用的产热模型,分析电池散热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比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对锂离子电池散热技术的应用进行展望。 散热技术的选取是由产热决定的,因此电池散热技术的首要问题是预估电池产生的热量。 产热估计方法主要包含基于能量平衡、基于电化学反应和基于量热法等3 种方式。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通过与热沉之
了解更多